近日,williamhill威廉希尔网址护理系教师、武汉中南医院实习指导导师曹佑梅获悉williamhill威廉希尔网址2022级护理学专业吴丹妮、张依琳、黄琦、孙越、张瑞琦、王月清、吴文浩等6名在院实习生以其专业的护理经验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谱写了“以爱为引,让护理充满温度”的暖心故事,赢得了患者的认可,收获感谢信。
与患者的特殊“交流” 用耐心架起心与心的桥梁
2022级护理学2班团支书兼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实习队长吴丹妮和孙越在第一个科室遇到了8旬的巩爷爷。
一次,护工不在身边,爷爷因吞咽功能受损流出口水,吴丹妮随带队老师去看望他时候,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她立即主动拿纸接住,爷爷迟疑良久,示意不用麻烦,“没事的,您就吐在我手上,垫着卫生纸呢”,她轻声安抚,爷爷这才配合并露出笑容。
吴丹妮、孙越经常给巩爷爷做雾化,冲封管,细致的操作让巩爷爷的家属大为放心和肯定。除了日常的护理,她们会经常去病房看望巩爷爷,发现他不开心掉眼泪时,会拿出手机刷小视频帮他解闷,并通过手写文字方式耐心与巩爷爷交流聊天,了解他的需求和不便,及时帮助和安慰。
“杨老师和病人之间像亲人一样的关系缓解了我们最初实习的局促,我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和病人沟通关心,送去帮助“,吴丹妮和孙越接到患者感谢信后由衷地感叹带教老师对她们的教育和影响。
初入临床的肯定,一封感谢信带来的温暖力量
2022级护理学3班的张依琳,一次在带教老师的指引下。她为一位男患者接针,按流程操作后发现液体不滴。张依琳快速反应,用稳定的声音轻声细语仔细询问,知悉患者留置针的手被人撞上了后,便立即为其拔针。患者手上汗毛比较多,拔针过程患者体感很痛,张依琳一边引与患者交流转移其注意力,一边快速操作顺利拔针。后续,她熟练为患者进行换药、接针、测血糖等操作,并耐心引导,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焦虑。
患者顺利出院后,张依琳收到了对方手写的感谢信。信中细致描述了细心护理为患者带去的从对住院的恐惧到安心放松并且晚上安睡入梦的心理变化,这份肯定激励着她继续以真心护理患者,让护理充满温度。
四封感谢信,见证护理搭建的温暖桥梁
实习刚满一个月,2022级护理学专业的黄琦就收到了来自患者的四封感谢信。同病房的两位五六十岁阿姨,因交流病情成了好友,黄琦的细致护理让她们感觉宛如朋友和亲人,出院时携手写下感谢信。
一位即将做胃肠镜切息肉手术的患者在术前显得异常焦虑,频繁地到护士站询问手术细节。黄琦耐心地回答,并且手把手指导她如何喝泻药清肠,告知她手术前的注意事项,详细的解答和指导以及阳光灿烂的微笑舒缓了患者紧张的情绪。细心的呵护何何交流拉近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出院当天她写下的感谢信。
有一位老爷爷,先后两次住院,护理期间,黄琦发现他的留置针总是滴液不畅,她便不断地帮助他调整姿势,让他能够顺利输完每一次营养液,因而得以少打了几次留置针,减少了很多痛苦。老爷爷和其家人对此总是念念不忘称赞。
这份意外之喜让她满心感动与自豪。黄琦决心带着这份温暖与力量,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在护理之路上坚定前行。

病房里的“祖孙情” 鼓励与信任坚定护理信念
2022级护理学专业的张瑞琦在神经康复科实习时,遇到了因行走困难而心情低落的张奶奶,她常在康复训练时崩溃大哭。张瑞琦便带着一起实习的同学们去陪她聊天,逗乐,慢慢的,张奶奶因为她们的关心而心情灿烂,变得有说有笑,并称呼她们为自己的孙女,
一位老爷爷对她打针等操作印象深刻,表示“不疼,有章法”,她经常主动让张瑞奇练手操作并予以积极的鼓励。和蔼可亲的笑容和温暖的鼓励让张瑞琦鼓舞不已,更坚定了学好各项操作,减轻患者疼痛的决心。

学着老师模样营造医患融洽关系
2022级护理学专业王月清在实习中初期,对护理中碰到诸如导尿等操作感到难为情,带教老师周筱钰和严妍带着她精心照顾身体不便卧床康复的何爷爷,老师们的护理不仅手法稳、动作轻柔,还总像家人般与爷爷唠家常,缓解他的不安,于是,她为何爷爷打针时,学着老师们的方式,仔细寻找血管并轻声安抚,打完针还会贴心叮嘱用药。何爷爷说,这样的照顾让他想起自己的孙女。
王月清感言:“每当我护理的时候,我就想起老师们的示范,我不着急,并用心去做好,爷爷的肯定让我感觉到原本陌生甚至‘尴尬’的病房,慢慢有了家的温度。”
心理关怀的力量 暖患者心灵
2022级护理学专业的吴文浩在实习时,遇到了急需查血的史阿姨。史阿姨年过花甲,吴文浩看在眼里,便主动帮忙,全过程跑前忙后。查房期间,他发现史阿姨因体检发现问题而心理负担颇重。吴文浩结合护理心理学知识,与阿姨分享调整焦虑情绪的方法。
通过耐心疏导,史阿姨的心境犹如拨开云雾,这才放下心来。他的行动也收获了病患的感谢和赞赏。
从患者环境出发创意制作“出科”设计
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康复科实习即将结束期间,吴丹妮等6名实习生深觉到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而家属和护工的日常习惯是构建这一环境的关键。结合经过一个多月的一线实践,6名实习生利用休息时间自编、自导、自演一份特殊而温暖的“出科设计”--《良好习惯养成》的科普视频。
视频作品摒弃了生硬的说教,用镜头捕捉和还原了多个日常场景,通过正反做法示范了如何规范收纳轮椅以保持通道畅通,如何正确使用配餐间的电源,如何正确做雾化等指导。镜头画面简洁明了,语言通俗亲切,
科普视频在科室播放后,收到了出乎意料的热烈反响。患者家属们表示:“同学们讲得清楚又贴心,每一个建议都源于真实需求,这些小细节平时真没太注意,以后一定照着做!”。
科室的护士长评价说“:优秀的小伙伴们,有心了,祝愿大家后期实习顺顺利利,一直做工作中的有心人“。
williamhill威廉希尔网址教师、中南医院实习指导老师曹佑梅点评:同学们这段时间在临床实习中的表现非常亮眼,为你们点赞!虽然才进行了短短一个月的实习,你们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将之前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到临床护理,面对不同的患者实施了个性化的护理,你们的每一个举动都让患者感受到关怀,获得了患者的肯定。更值得称赞的是,实习结束时,你们结合实践制作《良好习惯养成》科普视频,为科室留下实用成果。希望你们保持这份初心,在护理道路上持续进步,在后续实习中继续精进专业知识和技能,让护理始终充满温度!